第460章 :压力转移-《覆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光看魏景愍王在位时的纪事,就知曾经的魏国光景。

    元年,秦拔魏二十城,以为秦东郡。

    二年,秦拔魏朝歌。

    三年,秦拔魏汲。

    五年,秦拔魏垣、蒲阳、衍。

    魏国常年被秦军暴揍,今日失一城,明日失两城,转头还得奴颜婢膝,向秦王讨好求饶,妥妥的一副弱国小民的模样。

    等到秦末时,天下乱起,周巿和魏咎复国,本以为魏人能够趁势振一振先祖雄风,哪知等来的又是被秦、齐、楚连番吊打。

    魏人就没有一刻能够雄起!

    数十年来尽是屈辱,这种情况下,魏人的心里只有对强大的渴望。

    魏国注定无法复兴,不能保护自己的子民。

    那他们现在成为唐国子民,正是一个极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故而自唐皇车驾入东郡以来,先是定陶之民箪食壶浆以迎唐皇,拜谢唐军消灭西楚,为他们复了大仇。

    车驾过济水后,宛朐、煮枣、葭密等城邑,当地魏人也都或是自愿,或是被组织着前来夹道欢呼,几乎没有魏人会反对归属唐国的事情。

    “陛下之名播于海内,魏民闻之皆甘愿归我大唐,真是一片盛景啊。”

    文秀、张敖等近臣在途中感叹不已。

    吴广微笑不语。

    东郡魏民的情况有些特殊。

    他们对唐国的统治接受度较高,能够迅速接受成为唐民,其主要原因还是东郡先后被秦、齐、楚三国侵略,三次皆是唐军前来救援,将他们从危难中解救。

    对大多数东郡魏人来说,吴广和唐军就是救世主的形象,从魏转唐,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

    而抛开东郡,吴广曾思虑过天下各郡对自己统治的接受度。

    河北燕赵是自己的起家地,其中赵地是核心,是绝不会背叛他的。

    燕地对吴广的忠诚要稍差一些,但因为燕王族被秦所诛灭的缘故,当地没有那种可以威胁到吴广的人物,且后来阿牛和韩忠借着施行律法的事将反对者清理了一波,大体上燕民也都支持吴广的统治。

    关中就更不用说了,被秦二世不断蹂躏后,关中秦民对于同他们约法三章的吴广是真心拥戴。

    至于楚地,因为吴广自己是楚人,手下群臣将领也都是楚人的缘故,这地方问题也不大。

    对吴广忠心程度一般的可能就是韩、魏两国的核心颍川郡和砀郡。

    而真正的难点在于齐国。

    齐地四郡!
    第(2/3)页